根據《國務院關于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55號文件),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兩大強力部門編制的“負面清單”最終出爐,動刀過剩產能!
4月13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草案(試點版)》(下稱《負面清單》)已經獲批,選擇天津、上海、福建、廣東4個自貿試驗區所在省級行政區率先開展試點,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與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兩者一起,構成完整的市場準入管理體系!
隨后,發改委、商務部官方網站發布了通知,正式推出《負面清單》。清單全文規制龐大,長達135頁,共328項,包括禁止準入類96項,限制準入類232項,對大到煤炭產業、細到牙膏生產的眾多行業劃定了紅線和準入門檻!
作為投資過多、產能過剩的典型“重災區”,能源行業自然不能脫離干系,煤化工、電力、燃氣、石化化工項目等全部在列。為幫助行業內人士更加清晰、明了的看清楚項目投資的“坑”,微粉網特別將《負面清單》中涉及無機非金屬礦行業項目的部分摘錄出來,供投資商參考。
對于這份負面清單,國家發改委明確,四省市試點期限為2015年底至2017年12月31日,積累經驗后探索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及相應的體制機制,從2018年起正式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一、2萬噸/年以下普通級碳酸鈣。
二、1.5萬噸/年以下普通級白炭黑。
三、單線產能3000噸/年以下普通級硫酸鋇、氫氧化鋇、氯化鋇、硝酸鋇生產裝置。
四、10萬噸/年以下普通級無水硫酸鈉(鹽業聯產及副產除外)。
五、0.3萬噸/年以下碳酸鋰和氫氧化鋰。
六、2萬噸/年以下普通級碳酸鋇。
七、1.5萬噸/年以下普通級碳酸鍶生產裝置半水煤氣氨水液相脫硫。
(來源:網絡轉載,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