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18日,由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碳酸鈣行業分會主辦的2016年全國碳酸鈣行業年會在河北石家莊舉行。堅持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力爭“十三五”期間邁開產業升級的步伐、取得實質性進展,成為碳酸鈣業界普遍的期待。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在會上指出,我國碳酸鈣行業目前存在大宗產品過剩、高端依賴進口、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集中度不高等問題,因此,產業升級成為“十三五”碳酸鈣行業發展的一大主題。碳酸鈣行業要注重高端發展,抓好產品改性,豐富并提升產品性能;促進產品精細化、專用化發展,重點關注晶型控制,為下游發展提供基礎;抓好產品、生產設備、工藝控制的升級以及機械化向自動化、智能化升級;做好團體標準,原有國家標準已不能代表行業先進水平,因而制定團體標準有利于增加行業專用鈣品種、提高產品質量水平。
中國碳酸鈣行業專家顧問劉祝增告訴記者,高端化的碳酸鈣產品粒徑需要達到納米級,且需要對其表面進行改性,使之充分滿足造紙、塑料、橡膠、涂料等下游行業功能化、專用化的需求。譬如,用于造紙業的碳酸鈣需要具有與之相匹配的晶型,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白度。
為了提高行業創新能力,與會代表普遍希望,產學研密切合作,業內企業加強先進技術交流,探索建立技術合作聯盟,針對行業熱點難點問題聯合攻關,成果集成共享。王孝峰則建議,碳酸鈣行業應抓緊建立行業創新平臺,加強行業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及應用創新聯盟等行業公共研發平臺的建立,提升行業創新能力,為創新發展夯實基礎、搭建平臺。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咨詢委員會主任陶連印指出,“十三五”期間行業要著重抓好綠色發展。目前輕質碳酸鈣生產還離不開煅燒窯、干燥器,大多數企業還是以煤為熱源,因此企業應結合區域優勢,尋找煤的替代品或在脫硫、脫硝方面增大投入,確保復合環保的要求。王孝峰建議抓緊建立行業準入或能效領跑者制度,提高行業節能環保進入門檻,這也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
業界對兼并重組與“走出去”也提出了期待。國內碳酸鈣企業數量多,但產能規模基本在10萬噸/年左右,兼并重組和產業集中是大勢所趨。近幾年來,我國碳酸鈣進出口總量一直維持在12萬~13萬噸,2015年出口達到9.44萬噸。在立足國內擴大內需的同時進一步加快“走出去”,也是碳酸鈣行業的必由之路。(中化新網)
據了解,碳酸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CaCO?俗稱: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主要成分:方解石,是一種化合物,化學式是CaCO?,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鹽酸。它是地球上常見物質,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堊、石灰巖、大理石、石灰華等巖石內,亦為動物骨骼或外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業上用途甚廣。碳酸鈣是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所以既是鈣鹽也是碳酸鹽。
根據碳酸鈣生產方法的不同,可以將碳酸鈣分為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納米碳酸鈣)、膠體碳酸鈣(活性碳酸鈣)和晶體碳酸鈣。
(來源:網絡轉載,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